4D立体动画

日期:2020-03-23   浏览:0次

服务内容 > 影视动画

3D是在普通投影数字电影基础上,在片源制作时,片源画面使用左右眼错位2路显示,通过片源左右眼画面分别对映投射到观众左右眼球,从而产生立体临场效果,让观众感觉仿佛置身于电影之中。
而4D则是在3D的基础上增加了动感座椅和环境特效,观众在观看4D影片时,动感座椅和环境特调会随着影片的内容做出相应的动作来,使之观看电影时更有沉浸感,让观众感觉仿佛自己亲身参与进电影之中。

3D影片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最常见的电影3D效果,是用“光分技术”来实现的。它依赖于偏振光和滤光片,让每只眼睛只接收到一部分光,而滤掉另一部分。在上世纪拍摄3D电影时,人们会在一个镜头前加一块水平方向的偏振片,只让水平方向振动的光透过;另一个镜头前加垂直方向的偏振片。再将这两个镜头并列,之间的距离和人眼之间距离差不多,就可以开始拍摄了。在播放时,让观众戴上带有偏振片的眼镜,偏振方向和摄像机偏振片的方向相同。这样,左眼的眼镜就会完全滤掉右侧摄像机拍摄的画面,而右眼的眼镜则滤掉左侧摄像机的画面。这种3D电影要求观众必须坐得笔直。

后来,利普顿改良了这种技术,造就了RealD 3D。它的偏振光振动方向在一个圆周上旋转,再加上传统电影速度6倍的播放速度,想怎么歪着看电影都行。现在,RealD 3D已经成为了使用最广泛的3D电影技术。

光分技术是被动式的3D电影技术。也就是说,它不需要控制眼镜。色分技术也是这样。可能有些人还会对上世纪80年代的立体电影记忆犹新———它的两片眼镜片颜色不同。如果不戴眼镜的话,这种电影投影出来像是印刷有偏差的彩色画册。戴上滤光眼镜之后,眼前就能出现色彩鲜艳的立体场景。它最大的弱点是容易引起视觉疲劳,已经淡出电影制作领域了。直到2007 年,Dolby公司开发出Dolby 3D系统,色分技术才重新热起来。借助放在放映机前的滤光片将投影机射出的光线分成红绿蓝三原色光,并分别投影到屏幕上。通过滤光眼镜来分别接收这些光谱的高频部分和低频部分,同样可以实现立体效果。该技术比传统色分技术好得多。最重要的是,放映机装上滤光片就可以放映3D电影,而取下滤光片,还可以放映传统电影。《阿凡达》首映礼上,采用的就是Dolby 3D+IMAX。

只要让两只眼睛看到的图像精确的不同,我们就会看到一个立体的世界。所以主动式3D电影技术采用了另一种思路———控制眼镜的透光,让每只眼睛看到其中一半的画面。只要镜片变黑的程序与显示画面同步,就能构成立体视觉。现在显卡大厂Nvidia已经在家用电脑上提供了这种产品,有些电影院也开始使用这种技术。但是它的成本较高。

目前的3D电影技术已经达到了成熟阶段,至于哪种技术最后会成为主流,已经早已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另一个问题了。3D电影并非电影技术发展的唯一方向。例如“巨型超大银幕”IMAX屏的可视面积比普通电影屏大上10倍左右,且通过多种技术革新来保证在大屏幕上依然能获得清晰良好的视觉效果,更容易让观众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在经过30年的发展之后,IMAX屏幕开始成为人们观影的重要标准。这也是许多文章鼓励大家去看3D+IMAX《阿凡达》的原因。

背景知识

立体图像是对现实的一种模拟。因此,它必须符合人眼双视角成像原理。

由于人的双眼所处空间位置的差异(这个距离一般用国际平均值6.35厘米),致使现实环境分别在两眼中形成两幅有细微差别的图像,这两幅图像经过大脑的识别处理,人就能感知环境物与人眼的距离和环境物的状态(包括大小,颜色,材质等信息)。如下图所示:

红色三角形与绿球相交的区域为左眼看到图像,而绿色三角形与绿球相交的区域则为右眼看到图像。左右眼的图像同时被大脑接收,融合,并加以识别,人就知道绿球与人的距离,绿球的大小,颜色,材质等信息,立体图像就在大脑中形成。当然,如果绿球处于运动状态,那么两眼将不断的刷新各自看到的图像,并交给大脑进行处理,人也就可以不断更新对绿球的感知信息。

 

由双视角成像过程,我们可以知道,是同一环境分别在左右眼形成有细微差别的图像,经过大脑的识别处理,使我们感知立体环境的存在。也就是说,为了模拟双视角成像,必须首先有左右两个相机去捕获环境影像,然后将左影像交给左眼观看,右影像交给右眼观看,最后大脑才能进行识别处理形成立体图像。我们来审视一下这个模拟的过程。我们无法插手大脑如何识别处理左右图像这一环节(至少现在能插手的极其有限)。幸运的是,我们可以控制如何将左右两幅图像交给大脑。这也就是立体图像的呈现方式。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偏振镜方式(polarized projection),红蓝眼镜方式(red & blue glasses),主动投影方式(LCD Shutter)等。这里,我们对这些方式不详细探讨,下面主要讨论一下立体图像内容制作方面的技术问题。

立体影片制作技巧:

景深感知

人眼对于环境深度的感知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感知的:透视关系,已知对象的大小,细节,遮挡关系,光影,相对运动。

立体影像制作原则

人眼的双视角立体成像原理决定了我们进行立体制作的时候必须遵守一定的立体制作原则。在使用三维软件(如Maya, 3D Max等)进行立体制作的时候,我们通常使用3台摄像机组成的Camera Rig进行制作。

首先,我们必须要满足一个前提条件:左右图像之间不能存在垂直的偏差,也就是说同一个目标像素在左右图像中只能是存在水平方向的偏差。因为我们的眼睛无论什么时候都是瞄准单一目标,左右图像才能被大脑识别处理成像。

有效立体成像区域(Effective stereo zone, 记为ESZ)

目标距离(Target Distance,记为TD)就是你要拍摄的目标到你的摄像机的距离,也就是聚焦点的位置。有效立体成像区域为:1/2的目标距离到3/2的目标距离之间,即1/2*TD < ESZ < 3/2*TD。不难想象,如果一个物体(例如你的鼻子)离你的眼镜非常近,你将需要努力旋转你的眼球,以聚焦到该物体上,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斗鸡眼,这会引起大脑不适。

摄像机间距(Effective Camera Distance,记为ECD)

摄像机间距也就是左右两个摄像机之间的距离。这个距离,根据经验,应该等于目标距离的1/30,即ECD=1/30*TD。

屏幕前后

屏幕指的是投影平面。摄像机视角向无限远,以目标距离为界,如果物体刚好处于目标界上,那么它在左右摄像机图像中的位置是一样的,因此不存在视差(parallax);如果该物体位于目标界之前,它拥有负视差(Negative parallax),反之,为正视差(Positive parallax)。所有拥有正视差的对象在投影的时候将会出现做屏幕里面,而拥有负视差的则会出现做屏幕前面。所有处于屏幕里面的对象都比处于屏幕前面的看起来更舒服,但这并不意味着你不能将对象摆在屏幕前面。经验告诉我们,长时间将对象摆在屏幕前会引起观众不适,例如头晕,恶心等症状,因此应该避免长时间将对象摆在屏幕前面。


观看时图像间距(Max Image Separation,记为:MPS)

观看时图像间距就是在观看立体效果的时候,同一对象在左右投影中的水平距离。这个距离值的最大有效值等于屏幕到观众之间的距离(Viewing Distance,记为VD)的1/30,即MPS = 1/30*VD。

立体制作时应注意事项

避免画面中观众的主要关注对象被屏幕的边框裁切,这样会直接破坏立体感,同样会引起不适。为得到逼真的效果,所有的反射折射都应该使用光线跟踪算法计算;尽量使用真实的材质纹理,避免使用贴图。

同一镜头和前后两个镜头之间应该尽量使用同样的焦距。否则,将迫使观众不断调整眼球运动,容易引起眼睛疲劳和不适。当进行立体布局(stereo layout)的时候,一方面近处场景道具应该尽量不要太靠近1/2*TD位置,另一方面远处的则应该尽量靠近3/2*TD位置。这取决于你想要的场景的景深度。

由于没有真正完美的视差值,所有依靠主动的或被动的立体眼镜泄露的立体显示,都允许一个眼睛能看到另一个眼睛应该看的图像的部分画面,这种情况称为串扰(crosstalk)。可见的串扰叫随影(ghosting),会削弱立体感。因此,第一,使用能接近你想要的立体感的尽量小的视差值;第二,尽量避免使用高对比度图像。

使用尽量大的屏幕尺寸。屏幕尺寸越大,立体感越强,大尺寸的屏幕也有利于布置更丰富的场景。IMAX公司的投影屏幕大到能覆盖人眼的整个视野。没有最好的立体影片,但有更好立体影片。立体影片制作一般需要在反复调整才能得到比较令人信服的效果。而这个修改往往需要回到前面个几个环节,会涉及多个环节的修改。 



项目咨询
  • *
  • *
  • 项目类型: